解决与严重性心理障碍的咨询与治疗相结合。高等学校的学生工作干部如辅导员、班主任应切实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学生在成长与成人过程中所出现的性问题不能随便上纲上线也不能用思想问题进行框定。与此同时温暖亲密的家庭关系、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白青春期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性心理、性健康的道理,从而理智地调节控制自己的异常心理,预防性焦虑、性行为异常、性变态和心理疾病,使身心健康发展。通过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让学生学会自尊自爱、互尊互爱,使学生分清爱情与友谊、爱情与学业的关系,用理智把握情感的闸门。
44注重内容的全面性和途径的多元化
大学生的性教育是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包括人的身体、心理和精神等方面。一个全面的性教育应该是提供与性有关的知识包括生理的成长过程和心理成长的特点培养对性行为正确的态度包括两性的角色及两性间关系建立健康的性价值观包括性爱婚姻及家庭的观念和性道德标准而性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负责任的性态度和性行为。大学生的性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合作特别是家庭环境父母的性爱观父母对待家庭和婚姻的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一般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的。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结语
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性观念已有了很大变化。高校应先排除以往在性教育问题上错误的性观念,主动打开“潘多拉”宝盒,消除神秘感。我们既反对性禁锢,因这是泯灭人性的性压抑,是封建虚伪的,不是人类正常的性心理;我们也反对性放纵,因这无论是对个体的人还是对社会的人都是毁灭性的。高校的性教育方向应变消极被动逃避为积极主动人性化的预防和疏导,提高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和对自己情感的控制力。
67
f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参考文献
[1]徐安琪.未婚青年性态度与性行为的最新报告.青年研究,2003,8:1213[2]曹忠义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特点分析及性教育对策研究天中学刊2008Vol06[3]王丽,高尔生中国青少年性生理及性心理研究状况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4]章小纯,刘燕青,刘琼辉等大学生性教育模式构建的探讨新闻天地论文版2009Vol7
77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