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新形势下涉毒类罪犯狱政管理思考与探索
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熊熊烈火,深深炙烤着保卫民族尊严,抗击外来入侵的民族使命,当灼热褪去,尘封千年的烙印仍然隐隐作痛,毒品依然肆虐着整个社会的神经,我国毒品违法犯罪问题也日趋严峻,并呈复杂化局面,禁毒形势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毒品犯罪的不断增加和国际毒潮的泛滥,监狱在押涉毒类罪犯不断增加,涉毒类罪犯以贩养吸、枪毒合流的特征突显,针对新形势下涉毒类罪犯的监管改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涉毒类罪犯狱政管理的现实问题罪犯监管改造制度是监狱改造罪犯行为的规范体系,但制度性的缺失和漏洞往往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特点。针对涉毒类罪犯的狱政管理问题体现在:一是监狱改造罪犯的各种措施主要是针对罪犯已有的犯罪行为和犯罪思想而使用的,而针对涉毒类罪犯的人格重塑和思想重生措施实施缓慢。从罪犯被收入监狱执行刑罚后,监狱应更多地对罪犯实施各种使其重新社会化的措施,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活信念,扼制再次犯罪的思想桎梏发生。二是针对涉毒类罪犯的考核评定还有待进一步科学化。罪犯的犯罪思想对其实施犯罪行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毒犯在监禁状态下的行为,既有可能是思想真实的反映,也有可能是思想虚假的反映。在毒犯用虚假的行为掩盖其腐朽
f堕落思想时,监狱对毒犯在改造上所做的考核评价就会失真,失去考核评定改造水平优劣的意义。
三是狱政管理工作在对毒犯顽危犯的管理方面取得的效果不明显。涉毒类罪犯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二进宫”、“三进宫”的罪犯,他们自认为“改造经验丰富”,以公开或隐蔽、积极或消极的方法反管抗改,甚至有的在狱中拉帮结伙,恃强凌弱,成为牢头狱霸,严重扰乱了正常改造秩序,也给监狱安全与稳定带来很大隐患,这也是狱政管理工作的老大难问题。监狱工作者通过长期摸索总结出了一些改造顽危犯的办法,比如:加强个别谈话、建立顽危犯专档、成立严管队等,但涉毒类罪犯思想腐化程度深,运用传统方法对毒犯顽危犯的思想转化效果不明显。
二、涉毒类罪犯狱政管理问题原因分析涉毒类罪犯有其特殊的思想根源和行为体现,在狱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都能追根溯源到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中进行剖析。(一)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罪责感。涉毒类罪犯的悔罪意识较差,涉毒罪犯大多为小学、初中文化,社会责任感不强,入监后面对监管改造教育反思自己犯罪根源不深,在非法暴利驱动下铤而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