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学科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政治任课教师:廖老师
授课时间:2014年4月9日星期三
姓名李光辉年级:高三
教学课题
生活与消费
阶段
基础(√)提高()强化()
课时计划
教学
目标
重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3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4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重点
5.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分析相关问题6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
难点7.影响消费的因素。
难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
2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3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
4.影响消费的因素。
课前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优□良□中□差□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生活》知识点复习梳理
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1、商品
学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
内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与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教3、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
学①基本职能
形式:观念上的货币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流通手段形式: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
程②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
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
1
f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二、信用工具和外汇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1、结算方式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