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适当舍弃开头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6.测x时不要分段测量,读数时要注意有效数字的要求,计算a时要注意用逐差法,以减小误差.
六、误差分析1本实验参与计算的量有x和T,因此误差来源于x和T.由于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x测量有误差而使a的测量结果产生误差.
2.由于电源的频率不稳定而使T不稳定产生误差.
题型讲解
1基础知识理解(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s6-s1等于s2-s1的6倍
2
f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答案答案】答案C
(2)在一次实验中,如果某同学不知道实验所使用的交流电电源的实际频率已超过50Hz,那么他计算出来的平均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A.偏大【答案答案】答案B.偏小BC.相等D.不能确定
2逐差法求解加速度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
2
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一段时解析】间内的平均速度:
(考虑两位有效数字)
用逐差法来计算加速度:
【答案】086,答案】
,064
3纸带问题(1)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1515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为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AB的距离应
2
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解析】
小车的加速度:
3
f由于所以故
,
【答案】0986,258,599答案】
(2)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