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检查,并使之制度化。另一方面,对学生要以抓课堂秩序为突破口,建立《学生在教学活动养成教育的行为规范》,依托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到课率、课堂行为等的全面监控,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促进学风的好转。同时,以教学改革为重点,倡导师生互动等教学方式改革,将学生吸引在课堂上,并结合教师评学生,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此外,加强考核方式的改革,规范并强化学生违纪制约机制。成立由学院、系主管领导为主的二级考风考纪巡查领导小组,严格对考核环节的管理;在严格执行已有的考核规章制度的同时,制定新的学生违纪制约机制,将该生的辅导员、系学生管理办公室主任的奖评与之挂钩等。
激励的机制包括评估和评选机制。评估方面通过建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来实现,内容包括教学管理水平、专业建设、校院及以上级别精品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项目建设、实习实训及其基地建设评估等。评选包括示范专业评选、优质课程评选、示范实习实训基地评选、教学成果评选、青年教师优秀课评选、教学名师评选、骨干教师评选、优秀导师评选、学生喜爱教师评选、优秀教材讲义评选、优秀教案评选、优秀多媒体课件评选、优秀班导师评选、优秀辅导员评选、优秀学生干部评选、优秀学生评选、优秀班级评选等。通过评估、评选的手段激励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教师把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来、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来,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
总之,教学质量内部评价体系的构建是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各高职院校不断研究与创新,为提高高职教育整体质量找出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蒙逸云,陆炳坚,谭惠坤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之全面质量管理J教育探索200710
f2张春平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