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医妇科学定义、范围与特点第二节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目的要求】1、掌握:历代中医妇科学的重要代表著作及重要学说。2、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定义、范围及发展简史。3、了解:每个历史阶段中医的特点
【教学内容】参考《中国医学通史》相关史料,分为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隋
唐时期、两宋时期、金元时期、明清明国时期、及现代八大历史时期,以中医妇科学术发展为核心,描绘中医妇科发展的简史。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二章第一节女性特有的器官
【目的要求】掌握胞宫的解剖位置、形态及生理作用。熟悉阴户、玉门的解剖位置与生理作用
【教学内容】胞宫、阴户、玉门的解剖位置、形态及生理作用【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二、三、四节月经、带下、妊娠与产育【目的要求】1熟悉月经的生理现象。
2掌握月经的产生与天癸、脏腑、血气、经络、胞宫的关系。3了解受孕、妊娠、产后及哺乳期的生理特点
【教学内容】1月经的生理现象:
2月经的产生机理:(1)肾气(2)天癸(3)冲、任(4)其他脏腑、经络(5)子宫3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变化4、带下的生理现象及作用5、带下产生与调节的机理6妊娠的机理:7妊娠的生理现象8预产期的计算方法
f9临产时的特征。10产后机体的变化。【教学时数】3学时。
第三章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目的要求】
熟悉导致妇科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因及其致病特点。掌握妇科疾病发生的主要病机
【教学内容】1外感因素:寒、湿、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2情志因素:怒、思、恐的致病特点。3生活因素:房劳多产、饮食失节、劳逸过度、跌仆损伤。4体质因素:不同的体质决定着疾病的种类、性质、转归,并与预后有密切相关。5脏腑功能失常6气血失调。7直接损伤冲任与胞宫【教学时数】2学时。
第四章妇科疾病的诊断要点第一节四诊
【目的要求】掌握四诊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熟悉经、带、孕、产、乳辨证的要点。
【教学内容】问诊望诊闻诊切诊经、带、孕、产、乳辨证的要点【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五章妇科疾病治法【目的要求】
1掌握妇科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及代表方药。2熟悉妇科疾病的用药原则。3熟悉妇科疾病的主要外治法。【教学内容】
1补肾滋肾2疏肝养肝3健脾和胃4补益气血
f5活血化瘀6理气行滞7清热凉血8温经散寒9利湿除痰10解毒杀虫11外治法【教学时数】3学时。第六章预防与保健本章自学。
第七章月经病总论、第一节月经先期第二节月经后期第三节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