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接纳孩子的情绪,走进孩子的心灵
作者:吴海燕来源:《中国德育》2009年第04期
(《如何说孩子才肯学》,美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著,霍雨佳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本来是以一种任务观念来读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合著的《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一书,可当静下心仔细阅读时竟然爱不释手,扔下手头所有的事情,全神贯注地读完了整本书。
这是一本引进版权翻译出版的美国亲子教育的畅销书,也是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家长所期盼的教育类读物。该书既有非常先进的理念,又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书中主人公是一位经常遇到问题的年轻教师,她与同事以及父母志愿者一起,通过不断的探寻和讨论,寻找到了与学生沟通的有效方法。书中罗列的沟通技巧、对话场景和令人一目了然的卡通漫画,让读者很快便能领会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每天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帮助家长和老师解决当今教育孩子时遇到的一大棘手问题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娱乐和享受而又自由反叛的年代,如何激励孩子在学习上拥有最大积极性。书中提到许多方法,如吸引孩子合作、培养孩子自律、激发孩子创造力等等。但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因为,接纳孩子的情绪是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的开始。
不管是作为老师还是一个10岁男孩的母亲,我反思自己的行为,有很多地方确实做得不够科学。如面对孩子作业不会做这种问题,我总是不耐烦地说“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没动脑子啊!上课都在干什么?自己想!”其实老师或家长也可以这样说“是吗,那么难,让我来看看,嗯,确实有点难,不过我想你好好想想就能完成了。”其实这样就是你接受了孩子的畏难情绪,并鼓励他,样孩子才会试着自己解决问题。书中讲道“孩子的情绪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当他们情绪良好的时候,他们的表现也好。”如何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情绪?接纳他们的情绪。我一边读书,一边在想,自己是否接纳过儿子或学生的情绪?有,但大多数是在无意中做出的,或者说是一种本能的驱使。更多的时候,我将孩子的情绪忽视掉或是否定掉了。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教自己儿子最难。明明是好话,是激励儿子的话,为什么他听过之后,反而会产生厌学和逆反情绪呢?比如儿子说,今天作业真多。我说,不算多,抓紧时间写就行。他立刻变得烦躁起来,并反驳,再抓紧时间,作业多还是多比如儿子说,笛子老师教的新曲子很难。我说,不难,多练几遍就行。他撇撇嘴说,只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