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2会读写610的数字。快乐的午餐(分餐具比多少)
3
f1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2学会用“配对”进行比较,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3学会用“数数”进行比较,掌握比较谁多谁少的两种策略。动物乐园(认识“>”、“<”、“”)1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2学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22第二单元知识点分解1、(动物乐园)过生日(比大小与比多少)
比较
2、(高矮)下课啦(比高矮、比长短)3、(轻重)跷跷板(比轻重)
过生日(比大小与比多少)1体验“多”、“少”、“最大”、“最小”的含义。2学会比较的策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下课啦(比高矮、比长短)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跷跷板(比轻重)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4
f23
第三单元知识点分解
1一共有多少(加法的认识)2课时2还剩多少(减法的认识)2课时3可爱的小猫(得数是0的减法)4练习一5猜数游戏(6的加减法)6背土豆(7的加减法)
加减法(一)
7跳绳(89的加减法)8可爱的企鹅(89加减法的综合练习)9小鸡吃食(10的加减法)10乘车(解决连加、连减问题)2课时11练习二12做个加法表13做个减法表
一共有多少(加法的认识)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4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