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祭神
16.秦朝,名义上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是
A.丞相
B.太宰
C.太尉
D.御史大夫
17.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上天”、“天”、“昊天”、“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
仰是
A.日崇拜
B.月崇拜
C.鬼魂崇拜
D.上帝崇拜
18.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
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B.“上下与天地同流。”
C.“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D.“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19.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仁、义、礼
B.孝、悌、忠
C.礼、智、信
D.恭、敬、诚
f20.孔子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记载这句话的是
A.《周礼》
B.《仪礼》
C.《老子》
D.《论语》
21.唐代最有名的软舞是
A.《胡腾》
B.《胡旋》
C.《绿腰》
D.《霓裳羽衣舞》
22.《荀子非相篇》中说:“言而当,知也。”所谓“当”是说讲话要讲究
A.场合
B.对象
C.时机
D.分寸
23.商代出现的文字是
A.金文
B.甲骨文
C.隶书
D.篆书
24.佛教在中国的初传阶段是在
A.东汉魏晋时期
B.东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清时期
25.“全盘西化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孙中山
B.胡适
C.钱穆
D.张之洞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
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第二条件包括AB
A.自然环境
B.地理条件
C.生产方式
D.生产工具
E.典范人物的影响
27.名家发展到公孙龙和惠施时,主张AB
A.离坚白、合同异
B.弄清事物的概念与实际
C.尚贤
D.尚兼爱
E.无为而无不为
28.以下各项属古代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的有AC
A.周朝的“司民”
B.齐国的什伍制
C.汉代的“算民”
D.汉代里甲制
E.清朝的“一条鞭法”
29.下列思想家中,论述过“知行观”的有ABCDE
A.孔子
B.荀子
C.程颐
D.朱熹
E.王阳明
f30.唐代出现的正字著作主要有BCDA.《说文解字》C.《九经字样》E.《康熙字典》
B.《颜氏字样》D.《干禄字书》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