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A)P302
A、北魏
B、前燕
C、后赵
D、
前秦
一、名词解释
1、北京人北京人是在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距今约有
七十万至二十万年了。先后发现了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六具,还有一
些头骨残片及股骨、胫骨、下颌骨、牙齿等,属于四十个以上的男
女老幼不同的个体。北京人四肢进化较快,开始使用天然火并会保
存火种。P12
2、甲骨文也叫卜辞。商代已有文字,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
上,今称为甲骨文。甲骨卜辞是商朝国家档案,也是我国历史上最
早的一批文献资料。文字特点为象形文字为主。文字的产生具有重
要的意义。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推动文
明的发展。P46
3国人暴动西周后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厉王时,把山林川泽
收归王室控制,不许中小贵族利用,亦不准劳动人民进入樵采捕捞。
这一措施引起人们的不满。厉王不但不听劝告,派人监视对他不满
的人。一旦发现有“谤王”者,立即捉去杀死,“国人”是居住在国
都内的人的统称,多是平民,身份较高。至公元前841年,国人发
动暴动,反对周厉王。厉王逃到彘,朝政由召公和周公等代管,史
称“共和行政”。暴动给予统治者沉重打击。P65
4分封制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土封侯”制,或谓之“封诸侯,
建藩卫”,简称“分封制”。。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
受封者有三种原因: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
为古帝王之后。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
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封国内也实行分封制。这种统治呈宝
塔状,自天子至士,为各级贵族,庶民主要是农业劳动者。P60
5李悝改革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时期任用相国李悝于公元前
400年左右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1)选贤任能,赏罚
严明;2)尽地力;3)善平籴;4)制定《法经》等。魏国在战国
前期所以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和李悝的改革是分不开的。P85876五经“五经”是《诗》、《书》、《易》、《礼》、《春秋》,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儒家的主要经典。《诗》也叫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书》也叫做《书经》或《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集;《易》也叫做《易经》或《周易》,是我国最早的占卜用书;《礼》也叫做《仪礼》、《士礼》或《礼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礼仪制度的汇编;《春秋》也叫做《春秋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P1067《史记》西汉司马迁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