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浪漫主义音乐引发的哲学思考
摘要:19世纪前后的一百多年里(1790年1910年),随着社会的变革,艺术家们对艺术的创造,形成了浪漫主义艺术的思潮,由此诞生了浪漫主义音乐。本文主要通过对浪漫主义音乐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处于当时社会人们的思想形态,来评价浪漫主义音乐,并由此引发一些对音乐艺术的哲学思考。关键词:浪漫主义音乐历史社会背景主要特征颓废主义哲学
一、浪漫主义音乐发展过程
浪漫主义原指流行于欧洲中世纪的英雄史诗和骑士传奇,19世纪初用来称呼当时的文学运动。音乐的浪漫主义初始于德、奥,后波及全欧,是1820至1900年间欧洲音乐历史上的一种潮流。
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大陆封建复辟的情势,特别是随后兴起的欧洲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运动,为这种新的音乐潮流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社会历史土壤。它同发生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浪漫主义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维也纳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期代表人物贝多芬,在他的晚期创作中已经显露出浪漫主义潮流的征兆。在19世纪10~20年代拿破仑失败、封建势力重新抬头时期,在德、奥以舒伯特、韦伯为代表的这种新的潮流和风格终于出现但遗憾的是由于他们的早逝,浪漫主义音乐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之后的30~40年代欧洲民主民族运动开始逐步进入发展和高涨时期,门德尔松、舒曼和早期的瓦格纳实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飞跃。几乎与此同时,在七月王朝统治下的法国具有浪漫风格的柏辽兹音乐崛起,当时寄居在法国的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波兰音乐家肖邦和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将这种新的音乐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切构成了欧洲浪漫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19世纪50年代以后,欧洲的民主运动进入低潮,音乐中的浪漫主义潮流开始衰落,这在瓦格纳的后期歌剧创作中已经显露。其后,浪漫主义音乐逐渐走向解体1。
1曾旭简论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及显著特征J赤峰学院学报2009(8)
f二、浪漫主义音乐历史社会思想背景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潮流,它要求反映现实生活,肯定个性和个人的创造,突出表现个人的情感。而到了十八世纪末,启蒙思想家们反对新古典主义的浪潮和德国古典哲学在欧洲的盛行,为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他们强调天才、灵感和主观能动性,把“自我”提高到创造一切和高于一切的地位,这种夸大主观作用的哲学观点,加深人们对艺术的理解,解放思想、驰骋幻想、放纵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