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条件的差异性,增加了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对辅导员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辅导员具备观察、记忆、想象、思维、语言表达等基本能力,还需具备组织管理、交际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发展能力,形成完善的能力结构。只有通过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能力,从整体上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完善辅导员的能力结构,才能使辅导员全面理解和认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工作理念、发展战略,到工作方法、技术等多方面加以研究和探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拓展工作思路和范围,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r
3 辅导员职业发展能力是体现辅导员自身价值的必然要求r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普遍存在地位与待遇不高、工作定位模糊、队伍不够稳定以及专业化发展滞后等问题。一些高校把辅导员工作视为“什么事情都要干,什么人都可以干”,这实际上是忽视了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这些现象的出现与辅导员职业发展能力较弱有密切关系。由于辅导员队伍整体职业能力不强,既影响辅导员自身价值的实现,也影响着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因此,培养辅导员职业发展能力,一方面,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持续地向社会提供优质的、专业化的服务,从根本上改变辅导员的职业形象,改善职业声望,使辅导员职业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解决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问题,实现个人的自身价值;另一方面,可以不断促进辅导员自我发展和成长,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内在驱动力和成就动机,有效地解决辅导员的归属感和职业忠诚度问题。r
二、高校辅员职业发展能力的内涵r
辅导员职业发展能力是指辅导员建立在职业素质基础上,能够完成工作任务且适应经济社会和职业发展要求,促使其思想、业务及人格不断趋于完善、不断有所发展的能力。这是充分发挥辅导员潜能、充分展示辅导员才华和充分实现辅导员价值的能力。它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r
1 组织管理能力r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辅导员对党支部、团支部、学生班级等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的能力。组织能力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辅导员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行政管理工作是一种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既要具备从宏观和全局上进行决策和调控的能力,又要具备从微观方面和具体细节上进行指挥和引导的能力。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