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中的数学论文:文学艺术中的数学文化欣赏文学与数学的同一性来源于两种基本思维方式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同一性。文学是以感觉经验的形式传达人类理性思维的成果,而数学则是以理性思维的形式描述人类的感觉经验。文学是“以美启真”,数学则是“以真启美”虽然方向不同,实质则为统一。文学艺术与数学冒似两条路上跑的车,实则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请看几位大师的论断:雨果说:“数学到了最后阶段就遇到想象,在圆锥曲线、对数、概率、微积分中,想象成了计算的系数,于是数学也成了诗。”福楼拜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山麓分手,又在山顶会合。”完全脱离数学的文学艺术如同少了筋骨,而没有了文学艺术这个舞台,数学也必然少了许多风采。经典文学中的数字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积淀十分深厚。古圣和先贤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诗、词、曲、赋、传奇、小说、散文中,名句佳作如林。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中间往往嵌着数。诗文中的数字又似点睛之笔,犹如夜空的星辰熠熠闪光。“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的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伟大的诗人。他一生中写过近百首
f气势磅礴、流韵千古的诗词,他的诗词概括了中国半个世纪的革命岁月,体现了伟人的心路历程。在中国毛主席的诗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毛主席在诗中最喜欢用的却是一个“万”字。在公开发表得37首诗词中竟然出现了25次之多。一个“万”字,尽显毛主席广阔的胸怀、经天纬地的雄才大略,不畏强暴敢于拼搏的革命精神。“万”字正是主席诗词中一颗明珠。沁园春长沙1925年“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粪土当年万户侯”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敌军围困万千重”采桑子重阳1929年10月“寥廓江天万里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1930年2月“十万工农下吉安”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1930年7月“百万工农齐踊跃”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年春“万木霜天红烂漫、二十万军重入赣”十六字令三首1934年到1935年“万马战犹酣”七律长征1935年十月“万水千山只等闲”念奴娇昆仑1935年10月“飞起玉龙三百万”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屈指行程二万”
f沁园春雪1936年2月“万里雪飘”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百万雄师过大江”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10月“万方乐奏有于阗”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万里长江横渡”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年5月1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