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很高兴,今天有这么一个你、我思想沟通的机会,一个你、我情感交流的平台,也谢谢你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走到这里,共同与我们一起来探讨“家校齐携手,共育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的问题。以下我将围绕这个主题谈三大块的内容:一、分析现状,明确重要性。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惟一,身为父母,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养育孩子,犹如为幼苗浇水除草,仔细、辛劳而且其乐无穷。能让孩子健康成长,拥有幸福的人生,是每个父母亲的最纯真、最美好的心愿。父母们也都清楚地认识到,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未来的人才,就得有独立面对一切挑战的自信和能力,但综观学生的现状,许多孩子在自信心方面较为缺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有的因为父母从小溺爱,过分的依赖压抑了孩子的自由发展,也导致他们遇事缩手缩脚,遇到困难畏难发愁;有的由于父母的过分严厉,形成了孩子怯弱的性格,在公众场合容易怯场;有的由于性格内向,总是沉默寡言;有的自尊心强,生怕别人嘲笑,因而丧失信心,不敢大胆表现自我;有的学习能力比较差,失败的体验比较多,在屡战屡败中导致精神萎靡不振;有的缺乏必要的交往知识和主动性,很难与同学建立情感,不敢主动与同学交往,躲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原因多种多样,但终归一点,这些孩子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导致综合能力较差,许多父母们也为此烦恼不已。的确,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促使孩子求知、探索的重要推动力,是促使孩子不断向上奋进的内在动力,是激发孩子的主动积极性的催化剂。社会所需的人才是需要有敢拼敢闯的搏击力和坚韧的忍耐力,而自信心是否树立,决定着孩子
f今后是否自主、独立,也决定着孩子面对顺境和逆境时是否能勇敢地去尝试,去获取成功,成为社会的栋梁。因此,在社会上流行这么一句话:“将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科学家爱默生也曾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秘诀。”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发现,许多缺乏自信心的学生也缺乏自主、独立的能力。那么,什么是独立性呢?它也称为不依赖性,指孩子善于自我决策,独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并实施解决问题的行为所反映出来的个性品质,是孩子自强、自立的外在体现。在人类历史上,那些杰出的人才,都有很强的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