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品质中的一种自发的基本品质,人与人之间表面关系和社会大厦都建立在此之上。这个品质就是“连续性”。这种品质也已渐渐出现在孩子们身上。二、如何开展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一)着眼与幼儿的实际需要来调设环境创设,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环境的创设主题环境要根据孩子的需要而经常更新,增强幼儿对它的亲近感,满足幼儿的心智体验,从而实现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这就要求主题环境的创设必须有弹性。同时我们经常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修正,并允许幼儿在活动时根据自己的经验调整墙饰,使他们在主题环
f境的创设活动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主角。教师要改变观念,把墙面环境的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那么教师的角色就会从原先
的直接动手、动脑者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首先,教师要多关注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点、观察孩子的需求。激发他们创设主题墙饰的积极性,然后多倾听孩子创设墙饰环境的所思、所想,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发动幼儿讨论最后共同定出墙饰的内容。其次,将收集布置的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我们应和幼儿一起准备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孩子能做得到的应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他们能想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通过多渠道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发展他们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在收集材料后尽量让幼儿自己协商如何装饰主题墙饰,这样孩子间的交往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此时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观察者随时的观察幼儿,当发现幼儿的确有困难并真的需要帮助时,可轻声的问幼儿“需要我的帮忙吗”征得幼儿同意后再介入。
(二)主题环境创设要趣味性,这样有利于幼儿自主探索、主动学习。创设环境的目的主要就是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因此,趣味性的环境更容易吸引孩子去操作、去探索,成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如:新入园的幼儿最喜欢“娃娃家”,因为对家庭生活的依恋他们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满足。(二)主题环境创设呈现形式要多元化、立体化、动态化。第一、主题墙面的创设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时的变化,增减。如随着幼儿兴趣需要布置墙饰,而又随着季节的变化或是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是重新布置,也可以是逐步的深入与丰富。墙饰根据孩子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收集、储存、整理、交流与分享信息,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