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云南省麻栗坡县董干镇董干小学罗正金【内容摘要】:所谓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形成和发展,成为一个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会很主动、很积极。教师的正确引导会让学生快速掌握学习策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强,不需要教师过多的点拨;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其他没有养成学习习惯的学生。教育的主旨是培养一个人拥有健全的人格,而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着手的。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一年级的教育教学中,应当及时观察学生具有哪些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细节抓起,不断纠正学生身上不利于学习的坏习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养成教育。【关键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行为习惯培养人的行为会形成习惯,习惯会决定人的品质,而品质决定人的命运。孔子,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关于儿童习惯的培养,他解释说:“少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期,也是最佳期时期。一个人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他的人生将一路坦途。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让自己的学生得到终身发展,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也是相辅相成的。习惯它是一个人的无形财富资本,如果一开始就形成优良的习惯将受用终生,而形成不利于自己的坏习惯,一生的命运将坎坷不平。蔡元培先生也作出了这样的评论:“教育的教育家,个性的原因也”。美国哲学家罗索对习惯的养成也曾经发表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现代教育理论普遍认识到,孩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全面性,要掌握全面性的知识就要掌握正确的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是根据学生自己平时的学习习惯养成的。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一个人一出生就开始了习惯的养成,孩子的习惯好坏直接影响到
1
f整个人生发展的历程,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将直接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在一年级,乃至整个低年级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他们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对所教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步渗透,让学生在学习中一步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才能教学中教授更全面的知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