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内框架结构托梁换柱设计与施工方法浅析摘要:本文以一个工程为实例,阐述了将内框架结构变为全框架结构的托梁换柱技术,对其中的支撑设置、构件加固思路进行了讨论,并对设计与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使用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关键词:托梁换柱;加固;设计;施工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引言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适用性和可靠性会随时间处长而降低,但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却会越来越高,有些房屋需要对功能进行扩展才能满足使用者更高的使用要求,因而越来越多的房屋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加固和改造。本文以一个内框架房屋改造成全框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来进行实例说明2、工程概况。台州市某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二层内框架结构房屋,建成后一直出租,承租者多将其用作为居住和办公场所。在新的承租者接手后,要用其底层作为汽车销售店,而将上层作为办公用房,出于安全和使用上的考虑,承租者要求将外墙也改为框架结构,从而整个房屋成为框架结构。该房屋内部框架纵横向柱距均为6m,层高36m,楼板均为现浇120mm厚钢筋混凝土板,内框架柱尺寸500mm×500mm,柱底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外墙均为带壁柱砖墙,壁柱尺寸为370mm×490mm,
f壁柱间距30m,每层砖墙顶部楼盖处为圈梁,墙下为钢筋混凝土无肋带形基础,厚度300mm,宽度600mm,基础顶标高0600m。内框架梁高550mm,内框架梁端部与圈梁相接处,由于圈梁高度比内框架梁小,在圈梁与内框架梁相交处,内框架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均向上弯入圈梁内锚固。
台州市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该建筑按丙类抗震设防。但该建筑建成时间较早,且地质资料缺失,在本次加固设计之前对整个结构进行了检测,并对地下土层情况进行了勘测。经检测,一、二层框架梁柱强度均符合受力要求,上部结构的框架部分基本完好,而外墙由于受力不合理及局部沉降,在与内框架梁交接处有较多裂缝,多条裂缝宽度超过了4mm,因而在加固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持墙体的稳定直至墙体被拆除;经勘测,基础下部土层分布:①表土,平均厚度065m,承载力特征值为80kpa;②含粘性土粗砂,平均厚度140m,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③含粘性土砾砂,平均厚度344m,承载力特征值为250kpa;④砾砂,平均厚度252m,承载力特征值为330kpa;⑤粘土,该层未揭穿。
3、加固设计加固后,原有间距3m的壁柱全部更换为间距为6m的框架柱。外墙处在浇注主体结构之前,应先完成基础加固工作,以便将梁柱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