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2012〕(12)《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光伏扶贫”工作的会议纪要》国能新能2014420号(13)《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445号)(14)《委托书》基础资料:(1)兴仁县气象站气象要素资料(2)兴仁县气象站太阳能自动观测资料(3)晴隆县地理信息
图11晴隆县紫马乡地理位置示意图
f图12晴隆县紫马乡栗树村光伏电站位置示意图
2贵州省及黔西南州基本情况
21贵州省地形地貌特点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斜坡过渡带,位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西长530公里,南北宽465公里,总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8。贵州位于祖国西南云贵高原东斜坡上,海拔在1000米以上地区占56,是一个山峦重叠,丘陵起伏的高原山区。地势东低西高,可概括为三个台阶两个斜坡。东部800米以下,中部1100米左右,西部1600米以上形成三个台阶;中部隆起为脊背,由中部向南一个斜坡和向北一个斜坡。
f图21贵州省海拔分层图
从整体上来说:西部最高,中部稍低,东、南、北三方低。最高处在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1米,是乌蒙山脉在黔西北的主峰;最低处在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8米。境内分布着四大山脉(岭),北有大娄山,大娄山脉横贯黔北;东有武陵山,梵净山为武陵山的主峰(海拔2572米),西有乌蒙山,乌蒙山脉地势最高;苗岭横贯于中部,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主峰为雷公山(海拔2178米)。
f图22贵州省地形图
贵州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山间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除中北部和西南部的遵义、安顺、铜仁和兴义等地区有少数面积较大的山间盆地可称为“万亩大坝”以外,全省多为山岭崎岖、峰岩峭峻之区,极少开阔平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省内大于15°的坡地占全省面积的694,其中,大于25°的陡坡地占全省面积的345。省内喀斯特地貌占国土面积的691,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贵州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份,是西南喀斯特区域中心,已经存在的石漠化土地面积为359×104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04,如再加上具有潜在石漠化的土地,面积可达到452。贵州是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喀斯特地貌高原山区省份。
22黔西南州地形地貌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属贵州省下辖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素有“西南屏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