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监管制度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基本法律、法律法规等实施细则、由专业部门制定的规范标准。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建筑业和建筑活动规范,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新建筑法(征求意见稿)》以及相当一批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虽然我国在建筑质量监管立法层面上取得了进步,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新问题的出现,这些法律法规开始滞后性凸显,而且可操作性差,原则性过强。一些行政法规的具体实施细则不配套,规范标准的多样化导致执行时难以为依。建筑质量的检测、监督、认证机构的权责不明和法律执行过程中的跟踪缺位,使政府,消费者,生产者群体构成的建筑质量和控制体系看起来有些弱不禁风。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新动态l21世纪的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建筑市场、房地产开发市场必将进一步开放。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设备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发达国家建筑大企业不忌讳近距离全方位的竞争工程质量势必成为竞争的重要内容。为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我国广大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有不断完善自己的勇气和信心。2建筑工程的广义质量概念日益被业内接受。工程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服务等构成广义的质量概念。物理需求方面的舒服适用、安全心理需求的美观大方、品位象征;外在质量的外型、装演、品牌等同时成为供需双方关注的焦点。3项目质量控制重心的转变要求修订质量战略。传统的项目质量形成过程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的业务过程这显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必须把质量控制重心转向业主需要。为此质量战略就要讲究目标、效益、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提出质量100战略、质量品牌战略、质量创新战略等。4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出现创新苗头。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体现在国际上少数大公司的“追求卓越”上。质量体系、质量再造工程、质量功能展开、质量接口管理强化、集成化、智能化信息统计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还有质量
f管理体系一体化等已是方兴未艾。
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单位方面的问题我国建筑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明确了企业的具体责任和具体工
作,但目前来看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还缺乏法律意识,在具体的工作中经常违反相应的规范和标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