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没有认识清楚;急于求成。⑶教训:正确认识国情,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经济规律。⑷左倾错误的纠正:①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②结果:从1962年开始,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二、10年经济建设的成就:如大庆油田胜利投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等。三、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了许多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英雄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事迹,激励着人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奋勇前进。第10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二、十一届三中全会⒈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中,邓小平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1978年12月底,地点:北京。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①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⒋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11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一、农村和城市改革
1
f1、农村的改革:①首先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进行尝试,逐步完善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意义: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乡镇企业的崛起提供了条件。2、乡镇企业的崛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各地办起了大批乡镇企业,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3、城市的改革: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企业责任制,将企业推向市场。目标: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效益。作用:这些改革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提高了企业的效益。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1980年,国家首先在广东省、福建省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尤为典型)。1988年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作用和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对外开放,促进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二、对外开放格局形成:1、(1984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