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⒉国民经济的恢复:①背景:②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统一财政,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大量节减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等。③结果: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第5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⑴背景:①人民政权得到巩固。②国家经济情况有了根本的好转。党和政府参照苏联的建设经验,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⑵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提前完成任务。⑶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⑷成就:一批现代工业企业建成投产,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建立;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大为改观;粮、棉连年增产。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⑴制定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⑵第一届全国人大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经毛泽东提名,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53年,党和国家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通过农业合作社和手工业合作社的形式走集体化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赎买等多种形式进行的。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两次严重失误:①大跃进:是以追求建设的高速度为目标,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运动。口号:“以钢为纲,全面跃进”。危害: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国民经济比例失调。②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危害: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⑵失误原因: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