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概述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是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一书中提出: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这一思想用线性函数形式表示为:CtabYt式中C表示总消费Y表示总收入,下标t表示时期;a、b为参数。参数b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其值介于0与1之间。凯恩斯的这个消费函数仅仅以收入来解释消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这一假说过于简单粗略用于预测时误差较大。
编辑
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内容1
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凯恩斯消费函数。凯恩斯消费函数又被直接称之为消费倾向。c=消费,y=收入:c=c(y)满足dcdy>0
f线性消费函数
简单线性消费函数:caby(1>b>0)a常数,自发性消费:
基本最低消费支出。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
b常数斜率,边际消费倾向by诱致性消费: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
消费倾向prope
sity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率。
平均消费倾向APC(averageprope
sityto
co
sume)平均每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比例。计算:总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消费收入=cy
APC1,消费总量收入总量(产生储蓄);APC=1,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为零);APC1,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
生负储蓄)。例:收入100元中80元用于消费平均消费倾向APCcy08
f边际消费倾向MPC边际消费倾向margi
alprope
sitytoco
sume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MPC=cy当消费增量c与收入增量y趋于无穷小时,即:MPCdcdy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不论MPC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1MPC0例: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MPC=cy=9480120100=07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收入消费MPCAPC
1
9000
9110
101
2
10000
10000
089
100
3
11000
10850
085
099
4
12000
11600
075
097
5
13000
12240
064
094
6
14000
12830
059
092
7
15000
13360
053
089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
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APC也有递减趋势。线性中,若a0,cky
fAPC=MPC,不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
储蓄
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储蓄于消费的部分。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