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作者:楚培洋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20期
【摘要】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分支学科,通过比较不同中心思想和国别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自身的学术研究发展有很大帮助。文章在研究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外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内容、目标和教育方法上的差别,意在凸显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更深层次的涵义。
【关键词】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阶级和国家的出现,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产生,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思想的建设。因国家性质和全球区域文化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内容和方法等各个方面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较大差异。在世界文化一体化趋势的作用下,思想政治已经迈入跨文化教育的时期,通过比较和反思中外思想政治教育,增进对世界文化的理解,从而指导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与时代接轨。
一、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指导思想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伴随中国共产党历经八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社会环境的变化是促进思想改进的重点,自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重新塑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了系统化和专业化,并逐渐形成了具有重要思想建设意义的学科,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正确运用到中国的建设中去。
(二)教育内容
在内容上,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再结合中国的国情,总结出有实际意义的教育内容。党的十八大中所提到的“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进行思想建设,广泛开展理想主义教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内容,就是当前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三)教育目标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全面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围绕这一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就划分了不同时期的目标,包括经济建设和人民的思想道德建设等各个层面,但这些目标的重点都在于巩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维持其根本地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四)教育方法
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容的复杂性和中国国情的变化,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由正面教育的方式开展,在不同历史时期需要更系统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变是思想政治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