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行政执法证考试题库法律基本知识一、填空题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2我国现行法规分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两类。3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有关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4法律规范的法律后果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肯定式的法律后果,一类是否定式的法律后果。依照法律规范表现的强制程度可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5法律行为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包括作为和不作为。6我国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7法的遵守包括两个方面,即依法享受权利和依法履行义务。8行政违法有两种情况,一是行政管理相对人违反国家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二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时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行政制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行政处罚,另一类是行政处分。9法律制裁分为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违宪制裁。10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二、判断题1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法律关系的存在是以具体的法律规定为前提的,只要有了相应的法律规定,具体的法律关系就同时产生。×3我国没有行政法。×4社会主义法的实现主要是依靠人们的自觉遵守,只有出现违法行为时,才产生法的适用问题。×5具有行为能力的人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具有权利能力的人并不都有行为能力。√6法的历史类型主要是通过不同国家法的历史传统来划分的。×7一般地说,凡是违反社会主义法律的行为,也必然违反了社会主义道德。凡是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也必然违反了社会主义法律。×8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公务员可以辞职。(√)9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行政执法机关,也是法律适用机关。√10在法律上一个主体享有权利,就意味着另一个主体负有义务;一个主体负有义务,就意味着另一个主体享有权利。√11任何机关、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未经授权都不能追究公民、法人或组织的法律责任。√12公民从出生时起到年老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1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14法作为特殊的社会规范是针对具体的、特定的人的。×15不作为在一定条件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