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作者:鲍琳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02期
摘要:会计准则体系的建成和运行,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模式正向市场经济转轨和与国际惯例接轨,也是我们会计改革的翻标。那么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准则在完成特定目标方面是否是成功的呢?是否提离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制定或采用会计质量的会计准则一定会改善会计的质量隐患吗?
关键词:会计准则体系;会计信息质量;企业会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一、新会计准则的介绍
1会计准则改革的基本情况
2006年2月5日,财政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由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共同构成的,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在2007年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已于国际会计准则真正的接轨并达到趋同的目标。
这次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构成是一项基本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这套准则体系还配有具有辅助作用或由补充作用的科学报表体系。科目报表体系主要为账套,一套工商企业的,另一套是金融企业的,小企业仍然执行原来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这些会计准则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本会计准则;二是具体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可以分为三类: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
2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的区别
1明确了基本准则的地位。新发布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在逻辑上具有一致性,在内容上具有系统性,与基本准则一起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准则体系。
2会计目标的变迁。跟01年颁布的会计准则中的财务报告目标相比较,更加突出在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基础上,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满足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已经成为企业编制财务报告首要的出发点。会计目标也倾向于如实反映观和决策有用观。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3计量属性的范围扩大。从会计的角度看,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现行会计准则所规范的会计计量属性范围更广泛,引入了公允价值,改变了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主导局面。
4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更加谨慎,防止高估资产与收益。在旧准则体系下对会计要素的确定实行单一标准,满足会计要素的定义即可。但是在新会计准则下,对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实行“双重标准”,既要满足会计要素的定义,又要满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缺一不可。对会计要素的确认更加谨慎,有利于防止资产不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