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等。留守儿童过早过多的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生计所迫,容易产生社会不公的意识,因此,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会多些灰色成分,便产生了仇视他人,仇视社会的心理倾向。
4、打工父母的一些观念存在负面影响。尽管“留守儿童”家庭这种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的长期间断,但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有些父母在外打工挣了钱,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一般较高,随时关心着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会经常与教师或监护人取得联系。他们的思想和情绪也会引起其“留守孩子”积极要求进步,
f勤奋学习,这种影响是良性互动的。另一种情况却是,因机遇挣了钱,或者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农村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5、打工父母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对自己的孩子发展的负面影响更大。有些父母在外打工挣钱中,难免生活单调而寂寞。于是有了钱,为了排解烦恼与寂寞,打发时光,就看一些不入流的录像,购买一些低级、庸俗甚至是极不健康的光碟、书刊观看并带回家,又不好好保管。对于还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说,他们会出于好奇而观看、模仿。这些都会使他们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性格的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都走向反面,这将严重影响其今后的人生道路。笔者身边就有这样的典型事例。三个七年级男生因在家偷看了家长打工带回的黄色光碟,不能自已,趁家长不在家和山上放牛的机会而与一个年级仿佛、神经多少有些问题的女孩多次放生了性关系。本来关系非常友好的邻居男女方家长们不得不对簿公堂,面呈尴尬。女孩因此而身心受到伤害,这几个男生也因此而退学。难道这全是孩子们的错吗?可受伤害最大的却是孩子们啊!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应对策略
f“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影响)、政府管理、学校教育等诸多方面,是一项十分庞大而繁杂的社会工程,应引起家长、学校、政府、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
首先,政府要着力完善和健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