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白洋淀富营养化的治理方法及展望白洋淀富营养化的治理方法及展望富营养化的治理方法
摘要:湖泊富营养化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流行词,白洋淀是其中的一个湖泊。本文叙述了针对白洋淀富营养状态的一些治理方法,如沉水植物,芦苇型水陆交错带,控磷的重要及必要性,聚合氯化铝铁等阐述了其治理的效果,并对富营养化治理工作提出了展望。关键词:关键词:富营养化;白洋淀;聚合氯化铝铁;沉水植物;控磷1前言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于河北省中部,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历史上白洋淀水质良好,无色无味,清澈见底,适宜水生动植物的繁衍,是淀区人民良好的饮用水源。进人6O年代后,由于白洋淀水源不足,水位不稳,水体污染,泥沙淤积,特别80年代连续于旱,使白洋淀水生生物遭至毁灭性破坏,水产品基本绝迹,区域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影响。1因此必须掌握白洋淀水体现状,判断湖泊的营养状态,以便为白洋淀的水质管理及富营养化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2。湖泊富营养化是指水体在自然过程或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由于大量氮、磷营养盐输入湖泊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使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3。湖泊富营养是一个状态,富营养化是一个过程。是自然演变过程,但不能忽视人类活动对富营养的促进作用。湖泊富营养化是人类社会活动对湖泊的影响导致的自然演变过程的浓缩。目前我国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营养状态指数法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SI、修正的营养状态指数、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营养度指数法和评分法4。2富营养化的危害2009年,张宝等人构建了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湖泊富营养化及公众满意度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结果显示了白洋淀ki值为00523,ki值变化率为30467,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5。富营养化水体不仅影响水体的使用功能,而且危害人类健康,通常被认为是劣质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过度繁殖的藻类使水产生霉味和臭味,降低了水的质量,使水质变得浑浊,透明度明显降低,深层水体的光合作用减弱使溶解氧的来源随之减少,同时,藻类死亡后的腐化分解,加速了水体中溶解氧的消耗速度,水体缺氧成为必然,分泌、释放有毒有害物质,使水的品质下降,富营养化水体
f的正常生态平衡被扰乱,生物种群量出现剧烈波动,导致水生生物的稳定性和多样性降低,破坏了水体生态平衡。3富营养化的治理方法全国重点湖泊水库生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