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丹皮、泽泻、山茱萸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④阴阳两虚证治法:阴阳双补推荐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偏阴虚,左归饮加减;偏阳虚,右归饮加减。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枸杞子、甘草、杜仲、菟丝子、肉桂、当归、鹿角胶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2)兼证①瘀血证治法:活血化瘀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地黄、川芎、白芍、当归、桃仁、红花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②痰湿证治法:行气化痰,祛湿降浊推荐方药:二陈汤合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偏痰热黄连温胆汤加减。半夏、陈皮、茯苓、泽泻、枳实、竹茹、黄连、大黄、黄连、枳实、石膏、葛根等。(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1中药外用(1)中药泡洗:下肢麻和或凉和或痛和或水肿者,允许采用适当的汤剂
f泡洗,可适当加用腿浴治疗器和足疗仪。(2)中药外敷:可选用芳香辟秽,清热解毒中药研末加工双足心贴敷。(3)中药离子导入:可根据具体情况,辨证使用中药离子导入。可配合选
用智能型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2针灸疗法可根据病情选择体针、耳针、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磁疗、激光穴位照
射等,可遵针灸科会诊意见。以下为参考:阴虚火旺证:鱼际(LU10)、太渊(LU9)、心俞(BL15)、肺俞(BD13)、脾
俞(BL20)、玉液(Ex-HV12)、金津(Ex-HV13)、承浆(RN24)。气阴两虚证:内庭(ST44)、三阴交(SP6)、脾俞(BL20)、胃俞(BL21)、
中脘(RN12)、足三里(ST36)。阴阳两虚证:太溪(KI3)、太冲(LR3)、肝俞(BL18)、脾俞(BL20)、肾俞
(BL23)、足三里(ST36)、关元(RN4)。根据病情需要和临床症状,可选用以下设备:多功能艾灸仪、数码经络导平
治疗仪、针刺手法针疗仪、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及经络导平治疗仪、智能通络治疗仪等。
(三)饮食疗法:做到个体化,达到膳食平衡。尽可能基于中医食物性味理论,进行药膳饮食治疗。
(四)运动康复1运动治疗运动治疗的原则是适量、经常性和个体化。坚持有氧运动。保持健康为目的的体力活动包括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的活动,运动时注意安全性。其他尚有散步、广播操、太极拳、游泳、打球、滑冰、划船、骑自行车等。2气功疗法气功疗法可根据病情选择八段锦、六字诀、易筋经、五禽戏、丹田呼吸法等。可配合中医心理治疗仪、中医音乐治疗仪和子午流注治疗仪。(四)西医治疗1降糖治疗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诊疗指南》选择治疗方案。配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2并发症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