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城市
f的竞争力。一旦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枯竭,作为其依赖资源性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必然萎缩,产业结构转型与调整势在必行。
问题在于,资源型城市高度非均衡的产业结构一旦形成,便具有很强的刚性,这种刚性会严重束缚城市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一方面,作为城市主导和支柱的资源性产业主体的东川矿务局原直属中央,所开采或加工的资源必须以指定的价格出售或无偿调拨,税收多数上缴中央,地方受益较少,这样制度的约束使主导产业与所依托的城市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运行系统,造成了区域内的产业关联较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源性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资源性产业中大量开采的机械设备和基础设施具有较高的专用性和不可重复使用性,甚至从事资源产业的人员和技术同样具有很强的“存量刚性”,难以进行流动和重组。因而,资源性产业本身也造成了很高的产业“锁定”性。加之,恶劣的自然生存条件,频繁的泥石流灾害、地方经济落后,城市功能发育不全,基础设施较差等,形成了产业转型、发展多元化经济的“刚性”约束。
2东川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20世纪90年代,随着铜矿资源的不断枯竭以及铜价市场持续低迷,东川矿务局下属的4个铜矿全部破产,地方经济主要以铜矿业为主的东川也进入了艰难境地。
21产业结构过度单一,发展不平衡
f东川市的经济产业结构表现的最主要特征是三次产业呈明显的不均衡发展。从19952001年东川市三次产业结构表中可以看出三次产业比例表现出明显的“两头小、中间大”的特征,以铜矿开采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过大,既是地区的主导产业又是支柱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较小。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劳动生产率低,第一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均低于全国27的平均水平表1。而第二产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仍然十分突出。从工农业产值比来看表2,表现尤为突出。1984以年为例,工农业总产值14111万元人均518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611万元,占752;农业总产值3500万元,仅占248。第三产业虽有较明显的增长,但产值绝对值仍然较小,内部结构不合理,整体水平低是其主要问题,多以较初级的零售业、餐饮服务为主,行业档次不高,由于缺乏第一、二产业的有力支持,必然属于低水平扩张。
22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资源依赖性较强,重工业比例过大
f东川是因铜而建的城市,在撤市设区之前累计生产精铜48万,、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