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需要综合学科设置、师资力量、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因素。特色学科建设需要依据高校自身条件及社会需求,经过长期的沉积,进而形成的优于其他学科或区别于其他院校的优秀学科,其任务是立足高校实际,发挥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自身特色优势,在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上拥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团队,能够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并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获得独有的特色研究成果,促进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促进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二、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特色学科建设意识淡薄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许多地方高校竞相合并、升格、设置热门学科专业等,对学科建设概念不清、定位不准,只是一味地向名校看齐,希望朝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展,无视特色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缺乏个性与特色,这种盲目的追捧往往导致地方高校学科发展水平低下,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学校综合质量下降。地方高校具有特定的区域性,但是其发展定位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在学科建设方面考虑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社会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地方特色产业服务。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在其他学科竞争中如何真正体现出优势和特色,特色学科如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等问题的解决,是地方高校发展的突破口。(二)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定位模糊近年来,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下,地方高校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学科布局没有依据学校的实际制定,而是追求大而全,长此以往不利于地方高校的持续性发展。学科建设的水平定位与学校的层次定位应当吻合,地方高校大多数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属于教学型大学,学科大而全反而会导致学校的招生就业率下降,办学水平下降。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应该以地方地域文化为建设根本,紧紧围绕“立足地方、服务社会”这一宗旨,以市场需要为前提,定位适合的特色学科,而不是简单照搬其他学校的学科方向来确定自己的学科方向。特色学科不但要根据市场需求寻找定位方向,还要有长远的发展目标,能够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地方高校要结合自身实力与水平,并考虑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合理地进行定位,既要继续挖掘传统学科的资源和优势,又要从“地方性”出发,谋求特色学科的建设。(三)特色学科建设发展动力不足我国是政府主导的重点大学制度,是通过资助重点投入的形式,调整高等教育的资源与利益分配,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