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课程“学教互动,分层递进”教学实施方案
一.课程概况
1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2开课单位: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电子工程系3课程负责人:张跃东4方案撰稿人:陈章余5方案审核人:竺兴妹6方案批准单位: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教务处7课程学时:90学时,学分48.课程方案背景:鉴于目前我校各专业班级人数比较多,专业教师数量相对偏少的现状,建议“C语言程序”课程采用“学教互动,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以提高实际教学效果。凡采用“学教互动,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并且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的班级,各系部可向教务处申请课时奖励。“C语言程序”是电子与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着重对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授课、上机实践与实训项目的实施,使学生掌握C语言语法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初步具备软件开发基本技能,并养成良好的编程风格,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应用软件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副教授
二、教学内容和目标
教学内容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数据类型和数据运算、程序三种基本的程序结构、数组、指针、函数定义及应用、结构体与联合体、预处理命令、文件操作以及结构化程序设计等内容。通过讲述的内容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以及程序调试技巧和良好的编程习惯,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技术与技能,使学生能读懂较为复杂的C语言程序,能使学生具备基本的C程序设计的能力。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C语言基本知识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使用C语言和计算机作为工具,通过程序设计以解决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特别是与本专业有关的大量实际问题,着重于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了解面向过程程序
f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进而学会利用C语言学去解决一般应用问题,并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程序设计基础。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应使同学掌握高级语言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的学习和应用开发打下扎实的高级语言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均较强的课程,在教学程中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注重上机实验。能熟练应用TURBOC集成环境、CFREE集成环境或是VC集成环境进行C语言的编写、编译与调试,能应用C语言解决一般编程问题的水平。
三、课程教材
主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