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色冲突,而且也为个性的多样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三、货币哲学9西美尔认为,正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关系,导致了现代社会中个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日渐分离,导致了社会关系的客体化10价值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之中,或者说存在于人的创造物与人本身的“异化”过程中11货币为商品提供了一种普遍的价值标准12西把货币视为人类互动的一种形式13西认为,货币的广泛使用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货币的使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抽象地对目的作思考。其次,货币的使用推动了社会向理性化的方向发展,促进社会对量的计算的要求超过了质的因素14西认为,货币的使用,不仅促进了货物的交流,同时也加速了人与人间互动的频率
学习资料分享
f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15对西美尔的历史评价:西美尔一方面不否认现代文明发展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对这种发展抱有一种悲观主义的态度
本章小结1西美尔通过提出并回答“社会是如何成为可能的”这一问题,确立了将社会互动和交往形式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重要思想,为社会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2西将数量分析引入社会学3他对主观文化、客观文化和社会分化问题的分析,尤其是对货币的社会学分析,充分体现了其文化社会学理论对现代社会内在矛盾的理解力
学习资料分享
f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第五章韦伯的理解社会学韦伯关于现代西方社会的理性困境是其理论的起点第一节社会学的方法论一、理解与理解的社会学1韦伯的社会学也叫做“理解社会学”,他将人类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韦伯把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作为社会学的两大任务3韦伯认为研究社会学的方法只有理解和说明4从操作类型看,韦伯把理解分为两类:对主观意义的直接观察理解(“是什么”“干什么”)和解释性理解(根据动机来把握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为什么”)5韦伯认识到了解释性理解方法的局限性和因果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并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二、因果多元论6韦伯思想脉络:社会是由行动者组成的系统行动着的社会行动是有意义的寻找某一社会现象背
其意义可以理解,但更必须伴有经验上的验证才具有价值后的具体的因果联系,而不是探求具有普遍因果效力的规律
7韦伯将上面主观解释和具体的验证概括为“主观恰当性”和“因果恰当性”两个命题。主观恰当性是表示对行动着的主观精神状态及其特定目的地认识程度。因果恰当性是指在从主观观点出发所作的理解结果与从客观出发所作的观察结果之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