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3年高考分类题库考点7
①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力学实验及答案解析

12013福建高考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装置如图甲
A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将钩码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B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C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②图乙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选取O、A、B、C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2013广东高考1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①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图乙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③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用字母填写。s。。。
④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
32013大纲版全国卷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实验步骤如下
1
f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长度h③将物块Q在A点从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i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ii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
iii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iv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回答下列问题i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ii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他的可能是。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42013四川高考如图甲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
①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及托盘通过调整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运动。
②连接细绳及托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