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建议用时:45分钟1.2015甘肃兰州高三模拟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如图为参与反射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立即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B.立即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称为反射活动D.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如图所示结构的完整性解析:选B。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后,立即刺激A端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但不是反射活动,而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而图示结构不是完整的反射弧。2.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B.突触后膜内的Na+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到突触后膜外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解析:选D。兴奋在突触中传递时,突触前膜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神经细胞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因此突触后膜内的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到突触后膜外;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因此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可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3.2015云南昆明模拟下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解析:选C。由图可知,Ca2+进入突触小体可促进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小泡通过细胞膜的融合实现了对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过程②是在神经递质的作用下,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过程。过程③是将神经递质重新运输进入突触小体的过程,可以避免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从而避免引起后膜持续兴奋。4.如图是神经调节的反射弧局部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fA.结构①的存在使两个相邻神经元之间的兴奋双向传递B.兴奋在结构①处和结构②处的传导速率相同C.②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D.若分别刺激Ⅰ、Ⅱ、Ⅲ处,不会引起肌肉收缩的最可能是Ⅲ处解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