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转位于细胞膜上并获得相应的催化活性进行下一步的信号转导。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12蛋白激酶B(AKTPKB)AKTPKB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家族主要包括3种亚型,即AKT1、AKT2和AKT3,三者之间密切相关,它们对调控细胞的生长、增殖、存活及代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AKT1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存活;AKT2主要参与胰岛素对糖类物质代谢的调节;AKT3对细胞大小及数目起着重要调节作用5。AKT是PI3K下游的关键蛋白,存在于胞浆中,AKT包括PH结构域、催化结构域及调节结构域,PH结构域缺失或者突变会引起AKT的活性降低、失活。PI3K激活后生成PIP3与AKT的PH结构域相互识别作用,导致AKT从胞浆转位于胞膜,同时AKT的构象发生改变,暴露苏氨酸蛋白、丝氨酸蛋白,PIP3与AKT的PH结构域结合在PDK1的作用下苏氨酸蛋白发生磷酸化,同时在PDK2的作用下丝氨酸蛋白发生磷酸化,当二者全部磷酸化后AKT才被激活6。激活的AKT由细胞膜转移到细胞质或细胞核内,进而继续靶向调控下游信号分子,如mTOR、Bad、胱天蛋白酶9、周期蛋白D1、核转录因子KB(NFKB)等7。
13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TOR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的催化区域与mTOR的羧基末端具有高度同源性,因此属于磷脂酰肌醇激酶相关激酶(PIKK)家族8,mTOR是多条信号通路汇合的枢纽,通过对信号的整合对细胞的生长、周期及营养代谢进行调节。mTOR主要包括5个结构域:HEAT重复序列、FAT、FRB、NRD及FATC结构域。FAT通过与mTOR分子末端的FATC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空间结构,从而暴露出mTOR催化域;FRB与FKBP12雷帕霉素复合物相互作用;NRD是mTOR的负性调节结构域;mTOR的活性与FATC有着密切联系,FATC结构域中任何一个氨基酸残基的缺失都导致mTOR催化能力的丧失9。在哺乳动物中,mTOR以mTORC1、mTORC2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由mTOR和raptor蛋白相互结合形成,主要促进合成代谢、限制分解代谢,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和存活10;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2(mTORC2)由mTOR和rictor蛋白相互结合形成,通过对小GTP酶Rho、Rac的作用,提高蛋白激酶C(PKC)磷酸化水平,进而调控肌动蛋白细胞骨架11。研究表明两种复合物的活性受不同信号传导通路调节,尚未发现mTORC2具有雷帕霉素敏感性12。AKT可以激活mTORC1,同时下游产物S6K1对AKT进行负反馈调节,但是激活的mTORC2对AKT发挥正反馈调节作用,因此AKT可以激活下游mTOR通路,同时被下游的mTOR进行反馈调节13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