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
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问答题共10题,总分值100
1请谈谈契诃夫短篇小说《苦恼》主人公姚纳苦恼的具体内容及小说要表现的主题。(10分)
答:1、说明车夫姚纳苦恼的具体内容。姚纳的苦恼是妻子、儿子都相继去世,生活贫困、孤苦无助,他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然而偌大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好对着自己的小母马诉说。2、理解小说用以小见大手法反映社会现实的特色。这是一件发生在社会底层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作者借此提示出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特色。3、说明小说是如何用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心态的。小说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和心态。姚纳与军人、三个年轻人的对话,不仅简洁生动,而且符合特定环境和场合下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能恰当地映射出人物此时此地的内在心理活动,具有鲜明的修改特点和很强的表现力。
4、把握小说将人与马相类比的表现方法,联系课文内容作简要分析。作者运用了将人与马相对应、相类比的暗示手法,马的处境、神态和遭遇,使人联想到车夫姚纳,暗示出社会下层人民的牛马一般的生活境况,充分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2阅读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首先概述诗歌大意,然后说明其主旨,最后阐明其写作思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10分)
答:诗歌大意:十五岁就去从军,到八十岁才得以返乡。路上遇见老乡,赶紧打听家人的消息。老乡不忍说破,让他自己远远的看。他只看到松树柏树中一片墓坟。到家后才知道家人都已经在战乱中死绝,房屋成了野兔、野鸡的巢穴,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去飞来,庭院中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荒草丛生。他孤独地采掇杂谷野菜做饭,饭做成了,却不知送给谁一块儿吃。他茫然地出门东望,冷冷的月光映着他纵横洒落在征衣的绝望老泪上。主旨: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诗篇通过描写一个老兵退役回乡后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不但揭露了当时兵役制度的残酷,也反映了长期战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