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在尺寸上差别的学科。
1、人体测量简史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内径灵枢》的《骨度篇》中,
已有关于人体测量的记载和阐述。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造师马可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提出:最和谐的比例存在于人体,人
f体是最
美的,因此建筑应该依照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书中还总结出人体结构的比例规律,从建筑学的角度对人体
尺寸进行了较完整的论述,发现了人体比例基本似以肚脐为中心,一个男人挺值身体、双手侧向平身的长度恰好就是其身体高度,双手和双足的指尖正好在以肚脐为圆心的圆周上。达芬奇在此基础上创作了着名的人体比例图。继他们之后,许多学家对人体大都从美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为人体测量学的诞生奠定了实践和理论基础。
20世纪初现代建筑先驱勒柯布西耶发现将手举高折半正好等于脐高,成为柯布西耶模数理论。即,从人体尺度出发,选定下垂手臂、脐、头顶。上伸手臂四个部位为控制点,与地面距离分别为86cm、113cm、183cm、226cm。
2、人体测量的方法人体尺寸是空间设计的重要依据。设计需要掌握具体的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国家、民族、职业)的准确数据,因此,1)要对不同背景的个体和群体进行细致的测量和分析,以得到他们尺寸特征、差异、分布规律;2)对其进行归类总结;3)应用于设计实践。根据人体测量的数据来源和人体测量学的要求,人体测量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形态测量(人体尺寸、体重体型、体积表面积
f等);2)生理测量(直觉反应、肢体体力、体能耐力、疲劳和生理节
律等);3)运动测量(动作范围、各种运动特定等)。1、测量工具与仪器:人体测高仪、体重计、软尺、人体测量的
直角规、人体测量用的弯角规、人体测量用的三角平行规、人体测量用的角度计等。
测量姿势和项目:测量姿势(坐姿和立姿),测量项目。人体尺寸的分类分为构造尺寸和功能尺寸两类。1、构造尺寸是指静态的人体尺寸,它是人体处于固定的标准状态下测量的,包括:身高、体重、坐高、臀部至膝盖长度、臀部的宽度、膝盖的高度、膝弯高度、大腿厚度、臀部至膝弯长度、肘间宽度。2、功能尺寸是指动态的人体尺寸,是人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时肢体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3、人体尺寸的差异人体尺寸的差异1、种族差异2、世代差异3、年龄差异4、性别差异5、地区差异
f人体尺寸的比例关系
体态正常的成年人身体各部分静态尺寸之间有着近似的比例关系,例如成年男女的人体尺寸之间就存在一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