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科学定位,才有稳固地位“大学语文”如何走出困境r
r
只有科学定位,才有稳固地位r
r
“大学语文”如何走出困境r
r
朱丹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10015r
r
内容摘要:“大学语文”当下的困境缘于其缺少科学的功能定位。要科学地确定“大学语文”的功能,就必须弄清语文的本质,承认语言运用训练是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就必须从高等教育的属性出发,把握住“大学语文”应有的层次要求和个性特点;就必须弄清社会对大学生语文技能的要求,正视大学生的语言文字技能不能满足社会要求的现实。“大学语文”只有科学定位,才能走出困境。r
r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功能;定位r
r
r
r
近来,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引起媒体的关注。“大学语文”的地位、教材、教学,堪忧的大学生母语水平,成为议论的焦点。1,2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我以为,造成“大学语文”困境的根源在其缺少科学的功能定位。r
r
无庸讳言,当下对“大学语文”的功能问题,很多学校、教师根本就没有认真深入地考虑过,而只是人云亦云。一些“大学语文”教材的编者也只是从自己的理解甚至个人的学术优势出发来确定其功能。从一些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来分析,当下对“大学语文”功能的定位大体上可以归为强调实用、强调素质两类。前者高举“工具”大旗,将“大学语文”的功能简单定位于语言文字技能的训练;后者高举“人文”大旗,将其片面定位于文学素质或文化品位的提升。于是,当下的“大学语文”或成为“高四语文”,或成为应用写作课;或变成了文学欣赏课、文化讲座,甚至有人试图“鸠占鹊巢”,要用“大学人文”代替“大学语文”。凡此种种,造成了“大学语文”功能定位的混乱。更为糟糕的是出现了门派之争,以至彼此揭短,互不相让。一些“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也就自说自话,各行其是,甚至陷入了商业炒作的泥沼。许多大学语文教师也就无所适从,而只能“以我为主”或者跟着教材转悠,“大学语文”也就面孔多多而失却真容,以至于让学生、家长、社会“看不懂”。于是,“大学语文”也就丧失了其应有的竞争力、影响力、吸引力,日趋式微,滑向边缘,走向消亡。r
r
那么,应该怎么来给“大学语文”的功能科学定位呢?r
r
“大学语文”是语文课程而非其他。“大学语文”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大学语文”应当尽力满足社会对大学生语文水平的要求。所以,科学确定“大学语文”功能,最根本的还是要弄清“语文”的性质和任务,弄清“大学教育”的属性,弄清当下大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否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