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大富煤矿、新墨煤矿、长冲煤矿二号井关闭退出后环境恢复治理的报告
一、煤矿基本情况
该矿区属中低山侵蚀斜坡地貌,地势北东高、南西低,区内最高点高程为350m,最低点145m,区内地形高差205m,地势较平缓,森林成片,植被茂密。矿区地势总体为南高北低,坡度角10~35°,一般25°,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灰岩层中,为岩溶水。据观测,开采区只有少量的滴水和淋水。由于矿井浅部有大量采空区,构造裂隙及采动裂隙成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通道,大气降水通过裂隙进入矿井,成为矿井的补给水源。
二、井田范围内的地表塌陷沉降现状
煤矿已开采近25年,矿山开采薄煤层,多年来采矿未诱发地质灾害发生未引起地面开裂和地面下沉现象,塌陷裂隙等不良地质问题。该区现状整体稳定。
三、矸石山现状
煤矿已开采近25年地表已形成矸石山堆填物。矸石山由井下生产产生的矸石堆积而成。矿井目前的排矸量主要为掘进时的矸石,量少,年排矸量为06万吨。掘进时产生的
f矸石临时堆积在工业广场的南侧,现矸石场高约15m左右宽约50m。矸石山无截排水沟,矸石山前已建挡矸墙,并在矸石山山种植了树木和草种,在雨季受雨水的冲刷,不会污染矸场旁的林地而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煤矿开采过程中引起的生态破坏,主要包括下述三个过程:
过程一,开采活动对土地的直接破坏,如开采会直接摧毁地表土层和植被,从而引起土地和植被的破坏;
过程二,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如煤矸石、废弃泥土等)需要大面积的堆置场地,从而导致对土地的过量占用和对堆置场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
通过上述对煤矿开采及开采期满后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途径分析,该煤矿生产营运期间、闭坑后造成的生态负面效应对植被、动植物、土地利用和景观等方面的影响是很小的,现简要分析如下。
1地表塌陷预测
地表变形深陷裂缝影响因素很多涉及面广既有自然因素的控制又有人为因素的影响但不论何种原因最关键
f的是环境地质基础。如果地质条件好构造简单岩性组合以坚硬岩层为主单层厚度大岩石力学指标强则难以发生地质变形即使发生其影响程度也较轻反之则易于发生影响程度比前者严重。该矿地质构造简单,经多年采矿未诱发地质灾害发生,未引发地面开裂和塌陷变形。该区现状稳定。
煤矿井田范围内无居民居住。据实地调查,该煤矿采矿未发现民房墙体开裂和地面裂缝等破坏现象。
2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影响
煤炭开采、施工带平整、道路开通、生产服务设施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