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市场不活跃的情况下,如何确认公允价值则是一个难题。尤其是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许多资产还没有形成活跃的市场,如房地产行业、无形资产等。因此在市场不充分的情况下,如何合理使用公允价值概念,保证可靠性则是一个关键难点。不正确地使用公允价值反而会降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与新会计准则实施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不符。另外,也有理论认为公允价值的引入会引起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项目的剧烈波动,从而使得会计信息不能很好地衡量公司价值,其价值相关性则会减弱。因此新准则的实施能否改善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我们通过比较新会计准则执行前后的账面净资产与公司股价的相关性,如果新会计准则实施效果利大于弊,并且市场能够充分认识到这种改善的话,那么准则执行后的价值相关性会显著提高。研究公允价值计量以及计量后将产生怎样的经济效果,是今后公允价值更好应用的一个基点。
f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论文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准则制定者采用公允价值的初衷在于公允价值能够提供更加相关的会计信息,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会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利于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那么,在采用公允价值之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是否如同他们所期待的那样得到了改善呢?回顾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公允价值在国外的使用是直线前进的,而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经历了“从无到有、用而又避、避而又热”的过程,是在曲折中前进的。从常理上看,曲折的事物较新生事物来说更难被人们接受。然而并没有证据表明公允价值在我国曲折运用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因此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以新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变动影响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结论判断出按新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中,公允价值的使用是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方面的研究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了,回顾历史,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1、公允价值的定义;2、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和方法;3、公允价值在某些特定领域中的应用;4、公允价值应用的可靠性相关性及其实证研究。对公允价值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它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由于公允价值的有限的运用范围,此类研究大多用金融类公司作为样
f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学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