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君子无论富贵,还是贫贱,都是以仁为前提的;颠沛流离都不会违背仁,时刻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君子和朋友交往,那不是酒肉朋友,不是财权朋友,而是以仁义、以礼文来和朋友交往的,正如朱子所言,“讲学以会友,则道益明;取善以辅仁,则德日进。”这是说学习以提高道德修养,与朋友交往,共同学习互相提高,并培养仁爱之心,全力以赴将仁爱推而广之。二是“义”。“义”与利相对而言。关于“义”,《论语》中有“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君子做事无可无不可,是以义为导向的,君子正是以其行义而有别于只是求利的小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义正是君子的本质所在,君子行事以义为上策。“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君子是以义为本质特性的,凡事道义为上,无义之官不仕之。可见,义亦是君子之重要内涵之一,君子行事不论情况如何,都是以“义”为转移的,一切依据“义”之理而行之。第二,作为“文”的“礼”。孔子的时代礼崩乐坏,所以在孔子,主要是要恢复周礼的地位,增强人们的礼仪之心,以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达到天下大治的社会政治理想。关于“礼”,《论语》中有如下论述: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侑》)像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我们的竞争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则;孔子还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君子讲究以义为内容,礼为做事方式,这一切都要以谦逊和诚信的心去为之;孔子弟子子夏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这从交往的角度来说,怀抱恭敬之心,以礼交人,天下皆兄弟也。“礼”,是礼节,是礼仪规范不是所谓繁文缛节,而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必不可缺的尊尚与敬重,对上如此,对下亦如此,于是“礼”就是君子德性的基本内涵之一。
f在《论语》中,孔子极其强调“行”,这有其必然性。具有德性特质的君子绝对不会把仁、义、礼等停留于口头上,而是去行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