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和功能,毒物吸收和排泄器官2)该器官的血液供应3)具有特殊的摄入系统4)代谢毒物的能力和活化解毒系统平衡5)存在特殊的酶或生化途径6)毒物与特殊的生物大分子结合7)对损伤的修复能力8)对特异性损伤的易感性等。意义:有针对性的缓解和治疗疾病。
二、个体水平:高危险人群。构成这种易感性的生物学基础为:1)年龄;2)性别;3)遗传因素;4)营养及膳食情况;5)疾病状况;6)其他:有些因素使人体暴露污染物的机会增多。意义:由于高危险人群对环境因素的易感性,因此,在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和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时,均应以高危险人群为主要对象,力求保证全体人群的健康。可发生在物种之间、个体之间、群体间。
24论述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运过程及影响因素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运包括吸收、分布和排泄。一、吸收(absorptio
):是外源化学物从机体的接触部位透过生物膜屏障进入血液的过程。吸收途径:1)经消化道吸收:影响外源化学物经胃肠道吸收的因素:①胃肠道内的酸碱度②化学物的结构和理化性质③胃肠蠕动情况:蠕动-吸收④胃肠道内的食物:稀释、吸附化学物⑤肠道中的细菌菌丛2)经呼吸道吸收:在呼吸道吸收与作用的部位主要取决于脂溶性和浓度;影响肺泡吸收速率的最主要因素为外源化学物在肺泡气中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浓度差(或分压差);烟和粉尘的颗粒直径大小与其到达呼吸道的部位关系密切3)经皮肤吸收:影响经皮肤吸收扩散速率的因素:①化学物的相对分子量大小、脂水分配系数和角质层的厚度②物种差异③皮肤的血流和组织液流动速度④角质层损伤4)其他途径。二、分布(distributio
:是指外源化学物吸收后随血液或淋巴液分散到全身组织器官的过程。影响因素:血流量不同器官灌流速度(速率mlmi
100g)亲合性随时间
f延长,亲合作用再分布(redistributio
)意义:研究分布有助于了解靶器官(targetorga
s)毒性贮存库(depot)-蓄积毒性-蓄积部位。
三、排泄excretio
:外源性化学物及代谢产物由机体向外转运的过程,是机体中物质代谢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排泄的主要途径1随同尿液经肾脏排泄2经粪便排泄:①未吸收的外源化学物与未吸收的食物混合,随粪便排泄;②胆汁排泄: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物由胆汁进入肠道;③肠内排泄;④肠壁和菌群3经肺排泄-气态挥发毒物4其他排泄途径-乳腺、脑脊液、汗液、唾液、毛发、指甲等。
25.机体内主要的贮存库有哪些?毒物在体内贮存的生理学意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