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
导学案学生:
2012年月剩余日课时
课题课型复习
运动和力12节课时3
时间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目标: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知道什么是匀速
直线运动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3知道什么是平均速度4会计算平均速度
教学重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教学难点:速度的计算知识网络和知识点: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现象力和运动平衡力二力平衡条件平衡力→运动状态不变非平衡力→运动状态改变力的定义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力的测量(测力计)态力作用的效果力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力的种类力的合成弹力重力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说到一个力,总要涉及到两个物体,一个施力物一个受力物。施力物也同时受到受力物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的画法:“一画作用点,二定标度再画线,三画箭头标大小”。2、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且还与物体所在的位置及高度有关。同一物体所受的重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少。3、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上,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或沿绳或弹簧方向。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即Fk△L(式中k为比例常数,其意义为弹簧受单位力作用时所发生的形变)。这个规律叫胡克定律。
1
f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摩擦有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外力的大小有关,它往往通过力的平衡知识来求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判断是不是滚动摩擦不能只看物体形状,更要看物体的运动是滑动还是滚动。5、力的合成: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二、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路程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曲线运动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有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