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好不容易钓情很复杂!读课文“放鱼”部分49自然段,你能体会到了一条大鱼,多令人高兴呀!到“我”复杂的心情吗?划出相关词句,好好读一读。如果是你,你舍得放走这条鱼(板书:依依不舍)学?(3)引导提问:在“我”钓到鱼时,父亲是得意的,而此时……你想到什么问题没有?(板书:不容争辩)师: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吗?(2)这一部分对话较多,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式来(分角色读或表演等)指导朗读:你想重点突出哪相机提问:“我”钓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鱼?我得些词?
2
f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4.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教学预设(教学内容)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钓鱼、放鱼、获得启示)二、初读启示,质疑。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我”获得的启示划出来。2、读读启示,提出疑问。三、自读自悟,解疑。(一)理解道德的“是”与“非”。(二)理解道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A:体会让“我”觉得做起来难的原因。1、请同学们默读39自然段,找出理由。2、学生先默读、自学,而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3、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说理由,读句子。4、鱼的极大的诱惑,周围的环境,都让我难以下决心把鱼放回湖中,但最终“我”还是作出了“放鱼”的选择。是谁让我作出了这样一个正确的选择?(爸爸)B:体会“我”实践的艰难过程。1、“我”虽然在爸爸的严格教育之下,无可奈何地放了鱼,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非常艰难的心理斗争。让我们再来读39自然段,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2、学生自由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写体会。3、汇报交流。(1)“得意”读句子:“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轻轻翕动着。”(引导学生积累词语:惊喜、喜出望外、高兴、兴高采烈)
3
教学方法与策略
1、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2、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做起来却觉得很困难呢?(1)这条鱼是我好不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