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实践
作者:王皓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11期
摘要:笔者从高职英语口语课出发,对文秋芳提出的“产出导向法”理论进行实践应用。在教学实验中,用输出驱动来推动语言输入,以期达到高质量的语言输出。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改变学用分离和课堂学习效果产出不足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与产出能力。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高职英语;口语教学
有许多学者认为,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与人交流、交际。可现实却是我国高校中许多人都只会纸上谈兵,“哑巴英语”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它反映了在国内高等学府中英语口语教育效率低的问题,这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尤为突出。有相关调查报告表明,有的高职院校中,英语专业学生用英文交谈的人仅仅只有15。现阶段,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一直存在费时低效,重知识、轻应用的弊病。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实践机会欠缺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口语学习兴趣调动不起来,课堂上也产生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学生很少主动探索和思考,更不用提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的提高。
一、产出导向法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
orie
tedapproach,简称POA),是文秋芳在2015年提出的一套外语教学理论体系,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个方面。该体系原型为“输出驱动假设”(Outputdrive
Hypothesis),后又发展完善了“输入促成假设”(I
pute
abledHypothesis)和“选择性学习假设”(SelectiveLear
i
gHypothesis)。POA包涵了三个核心环节:一是“驱动”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热情,提高学习英语的动力;二是“促成”环节,教师提供必要的输入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对听和读材料的选择和加工,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内容、语篇结构等信息,促成产出任务的完成;三是“评价”环节(assessi
g),是通过老师对学生产出任务的评判来检测学生的产出效果,评价必须具有针对性。(张文娟,2016)
二、产出导向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在POA实践中,教师起着中介的作用,而非主导的作用。根据教学流程的驱动、促成和评价这三个阶段,以《Let’stalk(第二版)》第三第六单元Selfimproveme
t为例,笔者经过反复修改与完善,设计出了一个教学计划,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商英171班学生进行了一周4学时的教学实验,班级人数为44人。
(一)驱动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在本单元教学伊始,教师就进行了产出的驱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