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环境为基础,以人文地理为重点,以中国国情与国土整治为案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完整高中地理知识新体系。值得指出的是,新大纲关于知识的层次为了解、理解隐念了应用的层次两个层次。了解一般是指基础知识内容;理解则是指原理、成因、规律等。2能力要求方面新大纲在强调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地理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理论与实际联系的能力。而且大纲还专门安排了“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以强化对学生各种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新大纲还具体明确地列出了各项基本能力的要求,如地理观察、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地理基本方法和技能;人文地理的调查、访问、分析资料等基本方法和能力;运用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本地城乡建设、区域规划等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3观念要求方面或思想教育方面新旧大纲都极其重视和强调地理思想教育所特有的功能。新大纲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国情与国策教育、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新大纲不仅在观念教育上,而且要求学生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从我做起,使人类活动与环境相协调,促进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概括而言,21世纪是一个全球巨变的时代。新课程培养目标从知识、能力和观点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们反映了:“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素质教育的理念。1基础地理教育首要的任务是观念和观点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新地理大纲中的’教学目的”共有4点,其中3点是针对观念和观点以及能力提出的。2从“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新大纲的内容框架不困于地理科学的内容框架,而是从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地理素质的角度重新设计。3密切联系实际,体现地理学的实用价值。新大纲鼓励采用典型个案或例子的方法,必修与选修内容大约共有94个教学内容要点,其中大约有33个教学内容要点明确提出要’结合实例”。二、学科课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在课程目标、内容安排、教学时间、教学实施等方面有什么新的要求?
f高中地理和课和选修课分设在高一和高二、高三,总课时为105209课时,在课程目标、内容安排等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高中地理教学体系。必修课设在高一,每周3节,总课时数是105课时。高一必修课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块。第一块是基础部分,主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