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本质与特点摘要介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本质与特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引入我国以来一直受到业内外人士关注。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考。关键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本质特点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本质德国“双元制”模式中“一元”指企业另“一元”指学校是企业和学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人才过程的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具体做法是高中毕业生先到企业去面试合格者获得岗位并与企业签订培训服务合同然后再到职业学校去完成大约一年的基础课剩下的两年到两年半时间又回到企业接受相关培训参加正式的生产毕业后参加行业的资格证书考试。这种将“学堂办进车间将师傅请进课堂”的教育模式真正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精神那就是职业性、技能性体现了以职业而不是以专业为导向以能力而不是以知识为导向以学生而不是以学校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在“双元制”教学中学生分别在企业和学校接受教育。60~70的课程在企业的关联部门如生产岗位、培训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中进行30~40的课程在职业学校进行。在不同的教学地点教学形式与内容也有所不同。企业的教学内容是技能以及与技能有关的能力培养职业学校的教学则以理论与普通文化课为主。企业所采用的教材是联邦职业教育所编制的技能模块职业学校所采用的是基础教材与专业教材。没有统一的教材要求但教材非常符合学生
f的心理特点符合企业实际贴近职业现实。企业的教育者是实训教师由企业雇佣经过职业培训有2~5年的教学经验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没有犯罪前科。职业学校的教师则必须是大学毕业生经过录用考试没有犯罪前科。在企业学生的身份是学徒并与企业签订合同合同由行会管理企业每月向行会交纳一定的费用在学校他们则是学生。考试的方式也不同在企业由行会组织进行技能考试在学校由行会管理进行理论考试。学习期满企业向学徒颁发培训证书、技工考试合格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则颁发结业证书。学生在企业的学习费用由企业承担在学校的学习费用则由州政府支付。
“双元制”教育的实质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教育各环节的实施都紧密围绕着企业的用人需求增强了社会实用性节约了教育资源的投入。它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虽然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是面向具体岗位的但学生获得的却不单单是一种岗位能力而是职业能力包括创新能力。课程和证书是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