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具体设置如下:
f必修学分
学习领域
科目(共计116学选修学分Ⅰ选修学分Ⅱ
分)
语文
10
语言与文学
外语
10
数学
数学
10
根据社会对学校根据当
人文与社会
思想政治历史
地理
8
人才多样化地社会、经
6
的需求,适应济、科技、
学生不同潜文化发展的
6
能和发展的需要和学生
需要,在共同的兴趣,开
科学
物理化学
6
必修的基础设若干选修
6
上,各科课程模块,供学
生物
6
标准分类别、生选择。
技术
分层次设置
技术
(含信息技
8
若干选修模
术和通用技
块,供学生选
术)
择。
艺术或
艺术
6
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
11
研究性学习
15
综合实践
活动
活动
社区服务
2
社会实践
6
f说明:(1)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2)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一般按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3)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4)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此外,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5)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三、课程内容高中课程内容的选择遵循如下基本原则:时代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基础性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
f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