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供电;冗余电缆应建立备用供电系统。备用供电应采用接地方式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和设备寄生耦合干扰;主要设备接地
f电磁防护
232232233223
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应对关键设备和磁介质实施电磁屏蔽。应保证主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路径;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应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应避免将重要网段部署在网络边界处且直接连接外部信息系统,重要网段与其他网段之间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应按照对业务服务的重要次序来指定带宽分配优先级别,保证在网络发生拥堵的时候优先保护重要主机。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端口级;应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应用层HTTP、FTP、TELNET、SMTP、POP3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应在会话处于非活跃一定时间或会话结束后终止网络连接;应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重要网段应采取技术手段防止地址欺骗;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应能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出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应能够对内部网络用户私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出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应在网络边界处监视以下攻击行为: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碎片攻击和网络蠕虫攻击等;当检测到攻击行为时,记录攻击源IP、攻击类型、攻击目的、攻击时间,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应提供报警。
结构安全
机房布线电磁屏蔽干路设备、边界设备、汇聚层以上的设备、安全设备等设备性能冗余空间充足带宽管理网络设备配置访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