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的要求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
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情感、态度
1、批判地继承汉武帝的道德、精神;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
与价值观目标个人成败的原因
教学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难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过程
调整意见
(一)导入新课:
汉朝是谁建立的?BC202刘邦为庆祝汉朝建立,朝宴群臣。宴会上他要求大臣谈
谈战胜项羽的原因。刘邦认为他们都没说到点子上,就说:军事谋划,我不如张良;治
理国家,我不如萧何;统军作战,我不如韩信。此三者,当世豪杰。选贤任能,这是我
战胜项羽的原因。想想看,汉高祖这话对不对?为什么?
(二)自主学习:(自学15分钟,完成并掌握下列内容)
1、西汉初年,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______、________等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徭役、兵役
和赋税,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2、文帝、景帝奖励农耕,劝诫百官关心_____。提倡______并以身作则。历史上把文帝、
景帝统治时期称为“____________”。
3、为加强____________汉武帝下令实行推恩令: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
立较小的_______。从此候国越分越小,解决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4、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把________封为正统思想。还大
力推广儒学,在长安建立太学。
5、BC9年,外戚______夺取政权,西汉灭亡。BC25年,_______称帝,定都_______,史
称东汉。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好转,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1、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何异同?
1
f2汉武帝的“推恩令”有何高明之处?他解决了什么问题?3、董仲舒死后,汉武帝又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后来把他的墓叫做“下马陵”。汉武帝在那儿下马说明的什么?(四)精讲点拨:
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政治上实行推恩令、经济上奖励生产减免赋役、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上击败匈奴等。
实行“推恩令”内容、作用,最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需要讲解清楚。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作用要理清思路。(五)板书设计一、文景之治
奖励农桑、提倡节俭二、汉武帝大一统
1、政治:推恩令2、思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